培育“万亿级产业集群” 北京准备好了 | 新京报专栏

2022-06-29 17:18:02

手机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 https://www.shoujitv.net

  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,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和行动路线图。

  关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系列评论

  总结过去五年的建设成就与经验,擘画未来五年首都发展蓝图,值此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,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,新京报评论部重点推出“关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系列评论”,敬请关注。

  6月27日,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,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作报告时表示,未来五年,北京要巩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,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,擦亮“北京智造”品牌,培育更多独角兽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同时,北京将再培育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。

  一脉相承:以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基础

  这一目标与此前的规划一脉相承。

  根据2021年8月发布的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》,到2025年,北京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30%以上,万亿级产业集群4到5个;到2035年,北京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40%以上,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8到10个。

  2020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.4%,较2018年提高2.3个百分点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北京已经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(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)、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、医药健康、节能环保、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。

  显然,再培育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,主要就是以这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基础。

 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此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,增强集成电路、医药健康、氢能等产业带动作用,壮大新能源汽车、智能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。围绕光电子、生命科学、低碳技术等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。可见,北京培育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是要瞄准高端、智能、绿色方向的。

  这些产业既符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目标,也符合国际产业发展的潮流。提出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,这是中国目前GDP万亿城市都在做的事情。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,首先要找准定位,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和行动路线图,同时要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到对原有产业的继承和延续。

  脉络清晰: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的路径图

  事实上,北京在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方面的路径图已经十分清晰。

  为了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,北京市将推动产业“换核、强芯、赋智、融合”,加快产业基础再造提升、产业链条优化升级、智能绿色全面覆盖、制造服务深度融合、区域发展开放联动“五个突破”,推进动力转换、效率提升、结构优化“三大变革”,实现高精尖产业质量、能量、体量“三量提升”。

  同时,北京市将构建“2441”高精尖产业新体系,即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,做强集成电路、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制造与装备、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四个特色优势的“北京智造”产业,做优区块链与先进计算、科技服务、智慧城市、信息内容消费四个创新链接的“北京服务”产业,加快布局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、双碳技术等一批未来产业。

  并且,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》提出了明确的推进路径,即“十四五”时期北京将重点实施“八大工程”:一是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“五个一”工程;二是产业“筑基”工程;三是创新成果转化“接棒”工程;四是企业“登峰”工程;五是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;六是“新智造100”工程;七是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;八是京津冀协同智造示范工程。

  创新为基:提升高精尖产业国际竞争力

  有了清晰的路径图,如何具体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?

  首先,提升高精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,这是北京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支点。

  这些年北京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,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在特种机器人、创新药、自动驾驶、人工智能等领域处于国内甚至全球领先地位,涌现出了一大批行业标杆企业。

  截至目前,北京已有独角兽企业102家;已培育市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4126家、市级“小巨人”1141家、国家级“小巨人”257家、制造业单项冠军38家、隐形冠军20家。在补链强链需求迫切、全球产业链体系趋于重构的背景下,这些创新型企业正在成为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。

  其次,开展高精尖产业的强链补链行动,这是北京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托。

  北京近日出台的稳经济45条政策措施中,明确了这一行动。而在去年的北京高精尖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,北京市更是“抛”出了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投资涉及准入、财税、金融、土地、人才、科技、数据、协同、监管等9方面的重磅政策。

  在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同时,强链补链还包括积极完善集群区域协同的制度和机制。根据相关规划,北京将扩展产业辐射范围,加快环京产业协同布局三大圈层建设,目标是在2035年全面形成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。在产业圈层下,三地及北京内部各区域产业各有分工。

  再者,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度融合,这是北京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路径。

  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,要求推动高端制造业与信息、研发、设计、物流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相互融合,推动传统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。

  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令国际分工等发生了重大变化,既催生了新兴服务业态,又要求以新技术、新业态改造传统产业,数字经济的诞生促使了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的升级。按计划,“十四五”时期,到2025年,数字经济规模占北京经济总量的60%以上。

  最后,重视人才的引进和产学研深度融合,这是北京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。

  在人才引进方面,更重要的是要致力于建立一种能够吸引和挽留人才的环境。高精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科研上下游共同努力,需要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来提供智力和成果转化的支撑。

  同时,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,这其实就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。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,就不可能有活跃的创新与创造活动,“独立自主创新”和“高精尖产业”也就成了一句空话。唯有此,才能提升高精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,以及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能力。

  总之,要想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创新高地的北京,离不开产业的夯实,自然也离不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打造。

  锚定目标,笃定前行。

(文章来源:新京报)

文章来源:新京报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广阳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生活百科、商旅生涯、教育科研、国际资讯、体育健康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广阳新媒体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