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论|全国多地涌现“工抵房”,风险不可转嫁给购房者

2021-11-29 11:37:25

面对日益增多的“工抵房”,有关部门应给出更为明确的管理态度及办法,避免“工抵房”处于灰色边缘,最终演变成坑害购房者权益、引发种种乱象的畸形市场。

据中国新闻网报道,近来,“工抵房”“内部房源”等关键词挤满了房产中介的朋友圈,工抵房不仅在二三线城市频频现身,也在一线城市冒头。此前,多地为了防止房市的过度震荡,相继出台了“限跌令”。然而,迫于资金回款压力,房企们又想出了新招,“打骨折”的工抵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。业内人士估计,二线城市“工抵房”能达到一般商品房的7-8折,三四线城市、尤其是一些本来就相对弱势的楼盘,价格腰斩的也不在少数。

“工抵房”即工程抵账房,是开发商用于给工程方抵扣工程款的一种方式。工程方需要的不是房子而是资金,因此在拿到抵押的房子后,往往会选择打折降价快速销售以回笼资金。“工抵房”的出现,就在于当前房市销售遇冷,房企新开发楼盘需要支付相应资金给工程方,但又无法从销售端获取足额回笼资金,因此只能采取这种变通方式。工程方拿到这些“工抵房”后,以低于市面价格对外兜售,从而吸引购房者。

↑资料图图据中新网

这是一个看似多赢的循环链条:开发商不再面临房子无人问津的难题,通过“工抵房”解决了部分应付款项,也不会受到“限跌令”管制;工程方能获得部分房源用于销售,解决工程资金被长期拖欠的难题;购房者以更低价格买到“工抵房”,也就降低了购房成本。

然而,这一链条潜藏着不少风险。比如有购房者遇到购买的“工抵房”已经是抵押状态,面临无法签订合同、办理房产证和按揭。“工抵房”还可能存在因缺乏相关部门检验无法过户、工程方已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并备案、签错合同主体等风险,让以为抄底的购房者蒙受损失。

“工抵房”价格再优惠,也是动辄数十万数百万,对于普通人而言,人生最大一笔资产往往来自于房产,一旦遭遇购房陷阱,将给自身及家人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。

不断出现的“工抵房”,成为某些开发商与“限跌令”博弈的产物。当行政调控效果显现,全国各大地区商品房市场“只涨不跌”的神话破灭,开发商就必须将之前以巨大资金乃至举债投入的商品房变现,否则将面临生存压力。然而,“工抵房”如果缺乏管理、购房者急于“捡便宜”而忽视其中的不规范问题,会产生风险层层转嫁下的不可控效应,对此购房者要有清醒认识。

也因此,购房者在面对此类“工抵房”时一定要做好理性决策,购房过程中处处注意。首先,购房时一定要明确购房合同主体。“工程抵押房”虽然由开发商抵押给了工程方,但房子产权仍属于开发商。购房者需要确保所签订合同另一方为开发商。否则一旦出现问题,很可能遭遇开发商与工程方“踢皮球”现象。

此外,“工抵房”可能是期房,也可能是现房,但无论哪种房子,购房者签合同时都要注重关键细节,比如价格、付款时间、面积、交房时间等在购房合同中加以明确,而不能有任何含糊之处。不然,一旦出现“工抵房”迟迟无法交付,或者与广告宣传所称不相符的问题,购房者就会退房难。

由于“工抵房”是由工程方销售,有些工程方急于拿到回款,可能会承诺给购房者一个较低的价格,但如果“工抵房”产权仍归属开发商,就必须要求工程方获得开发商授权认可,并且有盖章证明的白纸黑字,同时拿到有关部门备案通过。不然,一旦出现开发商之前备案价与“工抵房”销售价差距明显、地方管理部门认定其触及“限跌令”等问题,要求停止“工抵房”销售,或者要求购房者补齐差价,购房者就成了冤大头。

当然,要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,不能仅靠开发商、工程方自律及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,各地有关部门也应对日益增多的“工抵房”现象加以重视并介入,给出更为明确的管理态度及办法,避免“工抵房”处于灰色边缘,最终演变成坑害购房者权益、引发种种乱象的畸形市场。

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毕舸

编辑官莉

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@qq.com


技术改造 http://www.qrgroup.cn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广阳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生活百科、商旅生涯、教育科研、国际资讯、体育健康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广阳新媒体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